【謝章升專欄】第39話-試著說行銷俗話

我住的地方附近有著多家水果行。每次當我順路經過,不趕時間就會停下來看看。常買的大概就是鳳梨與小番茄這兩種。我不是挑水果的高手。所以挑鳳梨時,看到左右兩批鳳梨。左邊那堆寫著密鳳梨3斤100元,右邊那堆寫著金鑽鳳梨4斤100元。老實說,讓我盲測。我還真吃不出來哪個是蜜鳳梨,哪個是金鑽鳳梨。所以我都用價錢過濾。哪個貴,就買貴的那一邊。通常遇到好吃的機率真的很高。

如果是小番茄,那科學多了。通常盒子上會印上甜度這個資訊。產品外盒的文案會寫,約3度,約5度這類的用詞。我幾乎沒約9度以上的不買。有次還在全聯買到13度的,價格好像250元一盒吧。吃了眼睛會睜開的那種。

為什麼一開始要講這一段呢?因為販賣商品,其實應該都能簡單化出俗話。否則根本傳播不出去。

把販賣商品化成一段俗話

如果把販賣商品化成一段俗話。那我覺得是「看得見,動心念,好購買。」在我這幾年的經驗中。很多人常問的是,哪個網路平台好?哪個廣告手法好?但問題是,你的目標客人看得見嗎?

工作是數位行銷的工作人,會有一個錯覺。覺得這些觀念應該很基本,跟別人講還怕被覺得是不是沒有料。沒有,你想太多了。你知道很多公司的核心業務,居然Google都Google不到他們公司。

有些報導會寫「年輕人都不用FB了!」。甚至有些報導會寫「阿姨,現在年輕人已經不太用IG了!」然後報導寫什麼,就去焦慮要不要開始佈局行銷。如果你的目標客群不是年輕人,你是在佈局心酸的嗎?就像你要追的人住台北, 然後你一直在桃園瞎晃。希望能偶然遇到。你如果真的這樣做,那單身真的也很合乎邏輯啊!

看得見

看得見這裡的核心重點是該問:「客戶平常都怎麼過生活?」你可以去看研究報告。你可以去訪問目標客群。然後抓出一些重點管道來接觸消費者。

曾經我被問過一個問題。如果我的目標客群是某個工會的200家公司。那我該用什麼數位行銷的方法來接觸他們?

我就問這位同學說:「那這200家公司會不會有共同出席的機會?

「會,這個工會每年都會固定開一次大會,然後至少都要派主管級的出席。而2個月後就是他們開會的日子了」

聽完後,我就建議這位同學,那你可以試著去跟這個工會談看看。贊助一些金額,然後看能不能讓你上台說個10分鐘介紹產品。或是再不行,那能不能直接把你們的產品資料跟他們的會議資料袋放一起。在報到的時候一起發放。

有沒有效?試過才知道。我不知道這位同學後來有沒有這樣做。或是公司有沒有支援資源去這樣做。但你的客戶已經很明確都在同一個場地。你就不要再用數位廣告,去茫茫人海中找到他們。

翻開Similarweb的台灣網友使用報告。台灣網友主要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Google跟Facebook上。這一個大方向,在2022年的時刻還是沒有改變。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完全還沒起步的人。就先熟悉這兩個平台吧。

動心念

加密貨幣是個新的機會。對詐騙來說也是個新的機會。我相信真的知道什麼是區塊鍊?什麼是挖礦?礦機需要有哪些功能?為什麼需要挖礦?真的投資的人,真的懂得其實很少。但為什麼還是投資了,因為看到投資報酬率30%。所以關鍵俗話就是「投資報酬率30%」。我覺得加密貨幣是個新的機會。但因為新,所以亂,所有好的與壞的事情就會共同出現。

剛剛上一段的水果的故事也是。你寫了一堆品牌故事。寫了一堆產品是來自什麼南部小農。每天用心照顧等等等。然後我看到隔壁的小番茄也是有店家名稱,也是有合格標章。然後關鍵俗話「甜度約13度」。就直接打中,3盒結帳了。

我舉個反例。我前陣子看到一則報導。講的是有家公司的紗網拿到專利。然後我特別去Google這家公司的官網,看完之後我還是不知道他的紗網到底強項是什麼。但對比另外一則報導,直接標題寫著「面對空汙,提升你環境品質的防霾紗網。」是不是大部分的人秒懂這是什麼用途。

好購買

人的生活型態是不斷改變的。現在要整個大家庭住在一起的情境很少了。大部分都是3人以下的成員狀態。長久以來我都不喜歡去Costco買東西。因為份量多。舉個例來說,我寧願去貝果專賣店買一個貝果。雖然Costco的貝果平均下來,價格比較便宜。味道也很美味。但真的無法消耗掉那麼多分量的貝果。

另外一個常見購買的問題,在於購買力。其實嫌貴是個假議題。通常嫌貴或是嫌便宜代表這個人其實都不是你的客群。

說俗話的心魔

通常說俗話,會有的心魔在於,會不會這樣顯得自己很沒學問。但事實上是,如果你是對客戶,你需要說俗話。因為現在的資訊太多了,他們要聽的是,能真正解決問題的「關鍵字」。

如果你是教學者,你需要說俗話。因為初學者,真的是什麼概念都不懂。需要從0開始建構。當把基礎與信心建立了。其中的有些人,才會有動力學更深。甚至是開始能夠自學,自我對話。

如果你是對同業,那就不用說俗話了。要直接用術語。原因是這樣探討細節才有辦法更有效率,更省時間。甚至可以激盪出更多想法與可行方案。

如果你是對不懂裝懂,存心騙別人的人。那就反覆詢問是什麼與為什麼兩個問題。那對方就會原形畢露。

最後用個故事作結。有次看到一個新聞報導畫面。

記者問大媽說:「你對無人商店有什麼看法?」
大媽說:「什麼是無人商店?」
記者說:「就是沒有店員的商店」
大媽說:「那為什麼要沒有店員」
記者說:「因為這是趨勢,你拿著東西走出去,就結帳成功了。」
大媽說:「那沒有店員,一切都自己來了,東西有沒有賣比較便宜?」
記者說:「沒有」
大媽說:「那我有啥理由去這店,我裝B嗎?」

*如果你對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追蹤 謝章升FB

謝章升近期課程

類型講師課程主題
線上謝章升FB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FB廣告中階
線上謝章升FB廣告高階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進階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入門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進階

【謝章升專欄】第37話-五感銷售與網路天險

五感銷售與網路天險

你有沒有搶過演唱會或球賽的門票?
如果有,那什麼動力讓你守在電腦前,還特地找個網路速度特快的環境?

你有沒有買過路邊攤?
什麼原因讓你只是路過,就改變心意停下來買一份?

你買過最貴的東西是什麼?
該不會是夢想吧?那你為什麼捨得花那麼多錢買下它?

五感體驗

五感通常指的是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的感知。對應的部位分別是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皮膚。

你在網路上聽過很多次這個歌手的歌,因此被圈粉。所以當你看到他有演唱會的消息時,就決定要撥空去看看。

你在網路上看過這個球隊的比賽。某些攻守畫面,振奮了你。所以你想去現場感受看看。

你因為路過聞到香味,瞬間肚子就餓了。所以就停下腳步去買了份路邊攤的小吃。

你的夢想可能是有個包、有個車、有個房或有個生意。所以你捨得花那麼多錢買下它。

每個不同交易的場景,都是關鍵資訊透過五感中的某幾種,讓我們接受到了。所以增加了動機,做成了生意。

網路的能與不能

網路最大的價值,是把我們的距離拉近了。從你只在故事中聽過的飛鴿傳書,進化到電報,到現在每個手機訊息即時的互動。但最大的罩門在,目前的技術幾乎只能做到視覺跟聽覺的感知。嗅覺、味覺、觸覺是完全接受不到的。以下我們就來聊聊在網路上販售商品的待突破點。

書籍

書籍幾乎是早期所有的電商,入門的基礎課程。對於書籍來說,消費者在意的資訊,作者、書名、試閱章節,幾乎都可以藉由視覺無損失的接收。但做為創業項目來說,則不會建議找尋這個題目。原因在於單純作為一個書籍的通路商,利潤不高。如果沒有其他的搭售商品,很難有滿意的收入。

香氛

你對百貨公司販售香氛的店舖,有什麼印象?通常店員都會鼓勵你來體驗試聞。而通常有經驗的店員會耐心的帶你一個一個試聞,因為他知道,你找到了習慣的味道後,以後可能就會重複購買。離不開了。

作為網路銷售的項目。這類需要依靠「嗅覺」來啟動商品,十分建議還是需要有實體的據點提供試聞,甚至店鋪空間不大,跟其他相關廠商合作變成店中店,或是快閃店的方式提供服務。然後重複購買,再鼓勵對方沒空來現場,可以直接上官網訂購。

XO干貝醬

你想到XO干貝醬會想到什麼?你可能想到的是拌麵,我想到的是炒飯。作為食品,沒有嘗過,很難啟動「味覺」。但如果想在網路上賣相關的食品,會建議兩個方向:

1.從場景入手
2.提供免運的最小份量組合

例如我們剛剛提到的XO干貝醬。本身聯想還不夠強烈。但你可以放搭配圖片,例如可以用來拌麵,可以用來炒飯,可以用來製作下酒菜。其中一道料理打中消費者的喜好。他可能就會開始考慮購買。

而提供免運的最小份量組合(其實運費已經含在內)。例如一罐的免運組合,可以讓客戶帶著試用的心情,把風險降到最低。而通常味道適合的顧客,一樣就會有重複購買或購買來贈禮的可能。

男生服飾

我沒有查到正式的研究報告,但很多男生的衣櫥裡面應該都有件背號T恤或是球隊隊徽T恤。甚至可能很多件。男生很妙的是,覺得穿上喜歡運動員冠名、代言或推薦的服飾、鞋子。就會感覺跟他一樣有力量。我知道這很不科學。但你問我穿上球員冠名的球鞋有沒有差。真的好像投籃會比較準一點。

基於單價不高,不用試穿的產品。其實只要找到男生認同的運動選手推薦。銷售機率就大增了。

而針對單價高,需要試穿的產品。例如高價球鞋,網路廣告的目的應該在傳達產品資訊,然後鼓勵銷售者到各銷售據點試穿選購。直接網路上成交,還是會有個「觸覺」的天險在。

女生服飾

女生買服飾的關鍵字在「逛」。常常沒有預設立場,就是東看看,西看看,剛好看到自己喜歡的風格,價位又能接受,就下手了。所以通常女生的衣櫥才會永遠缺一件衣服。

網路的出現,讓逛這件事變方便了。但天險觸覺還是沒有解決。所以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廠商定位都是在平價服飾。一件299元的打底裙,就買了不合穿,也不會心痛。

那高價的女裝,有可能在網路上銷售嗎?有的,但真正的理由,你需要先跟你的目標客戶訪談。詢問他們願意購買的理由。例如他們可能跟你說,整體網頁與照片都拍得很有質感,所以這個價位他們買單。

高價課程

這個年代是美好的年代。因為資訊的充足,想學什麼?跟想教什麼?找到對應的兩端,比起以前來得容易。

但如果你販售的是高價課程,經由網路銷售。那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?你會發現課程的產品,好像網路沒有天險。因為主要資訊跟書籍一樣都透過視覺或聽覺可以傳達。其他味覺、嗅覺、觸覺這些本來就用不到。

所以高價課程的銷售關鍵,成交與否就不太受網路的天險干擾了。而是回歸商品的本質。客戶為什麼需要購買這樣的產品?

因為他想要看到不一樣的自己。

這個不一樣的自己,有可能是學到東西,而變得不一樣。有可能只是經歷過這一切,所以多了個某某大學EMBA或是某某單位高階培訓的經歷。

如果你是說服想學到東西,而變得不一樣的客群。那重點必須不斷去拆解訓練前跟訓練後的差異。為什麼很多高價課程的單位,都會舉辦說明會,或是演講?主要的目的是想讓觀望的客戶,經由聽過說明會或演講,真的感受到有點不一樣了。但當然真正的習得技能還是需要長時數的訓練。

如果你是想說服想增加經歷的客戶。那就必須提升品牌價值。這個品牌價值可能來自於講師(誰教),來自於跟哪個單位合作(例如哈佛商學院在台合作單位)或亞馬遜在台合作單位。

大部分的商品用五感的架構去拆解,大概可以知道該強調哪個感官的感受。然後受到網路的限制是什麼。而其實這些就是基本需求。跳脫這些基本需求的,其實就是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其他架構。所以當你心中有3個框架。五感特性、馬斯洛需求層級、網路特性。大致上就能拆解出面對這個商品的時候,該怎麼規劃銷售劇本。

*如果你對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追蹤 謝章升FB

謝章升近期課程

類型講師課程主題
線上謝章升FB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FB廣告中階
線上謝章升FB廣告高階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進階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入門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進階

【謝章升專欄】第36話-資訊不對稱

資訊不對稱

什麼是資訊不對稱?
我知道你不知道的。
或是。
你知道我不知道的。
這就叫做資訊不對稱。

兩個人關係上要在一起,
需要先確認以下的狀況:
1.對方跟你性向匹配(需求上的確定)
2.這個時間點對方也想建立一段關係 (時間上的確定)
3.彼此覺得都是適合的 (對等的交換位階)

對比生意上的成交,
情況也是雷同。
1.對方對這個產品有需求 (需求上的確定)
2.這個時間點對方也想擁有這項產品 (時間上的確定)
3.覺得付出的價格,跟拿到的產品是對等的 (對等的交換位階)

這幾年下來,
藉由網路廣告接觸了不少產業,
與不同家企業。
有一類的企業是這樣成功的。

以下讓我們來杜撰一段故事。

鳳梨公司出了一款無線耳機,跟其他無線耳機不同的地方在他能過濾掉外面的雜音。這在當時不確定是否是第一家發明的公司。但卻是第一個在市場上販賣的無線耳機。

事前市調,發現真的有一群客群,是特別怕吵,想要不被環境聲音干擾的。而這個族群又以通勤的上班族居多(需求上的確定)。

而這款無線耳機定價大約落在新台幣5000元。是月收入約4萬以上,都能負擔得起的價位。

隨著產品的推出,目前的網路廣告都能大約鎖定月收入4萬以上的通勤上班族。因此變成了當年度的熱賣商品,多家媒體還因此報導。

他知道你不知道的

鳳梨公司能知道其他廠商不知道的,是因為有去做過市場調查。是的。不是什麼很高科技的技術。就是去訪談,或是去做問卷,或是找第一批消費者試用。這些都不是Google得到的資訊。而是在當下做點什麼,去了解:「原來你是這麼想。」

我們繼續延續故事。

隨著鳳梨公司推出無線耳機的成功。開始有競爭對手進入這塊市場。每個公司售價都低於5000元,而且開始長出一些鳳梨公司沒有留意到的功能。例如提供多種顏色。或是耳機的軟墊做得更貼近耳骨。或是主打是某明星冠名款。

慢慢的,帶無線耳機的用戶越來越多。但不一定都是購買鳳梨公司的無線耳機。大約有一半的市場都是被其他廠商瓜分走。

跟著老大走

在這個階段,能夠推出多種顏色。能夠耳機的軟墊做得更貼近耳骨。能夠主打某明星代言款。除了基本的財務資源外,比的也是資訊不對稱。

我能夠知道哪間工廠,短時間能夠幫我生產出7種顏色,並快速上架。我能夠知道哪個設計師專長在設計軟墊,並知道哪間工廠會製造。我有經費,我知道找哪個窗口,能說服這個明星代言。

這些都是獨特競爭力。

我們繼續延續故事。

隨著無線耳機已經非常普及。幾乎各種顏色,明星代言,外型,都已經被製造出來。無線耳機已經不需要教育消費者。變成是生活日常的某項用品。用戶也可以從很多地方比價比到同款式的最低價格。

而有一些人發現,如果我直接跟工廠下訂單,然後上架到電商平台,那價格可以再便宜個一成。而自己也會有三成的利潤。

買與賣的中間商

在這個階段,比的是誰能夠找到工廠。誰能夠下足量的訂單,讓工廠願意幫他製造。這部分的資訊落差體現在,你直接跳過中間商,而增加了效率,降低了成本。

我們繼續延續這個故事。

「選擇比努力重要」。結果更後來的廠商,看無線耳機好賣,也批貨來賣。但財力不足讓工廠直接為他出一批貨。所以拿貨的成本比較高。但算一算還是能有一成的利潤。每天辛苦一點,勤快點賣。東省西省,可以賺到比上班族好一點,但也不足稱為成就的收入。

接近透明的狀態

到最後的階段,就幾乎沒有利潤差異的空間了。完全是用勞務來換取收入。但會沒有利潤空間,也是因為「你知道的,大家都知道了。」

為什麼有些人的ROAS報表超漂亮

一樣是買無線耳機,但時空環境的不同。鳳梨公司可能花10塊錢的廣告費,就賣出一台無線耳機。收穫5000元,廣告投資報酬率ROAS是500。而最後階段的跟人批貨,可能花了200元,賣出一台800元的無線耳機。廣告投資報酬率4。

如果沒有把時間的維度打開,然後去推演整段產業的演化。你會困惑,為什麼賣一樣的東西,有些人賺錢,有些人賠錢。

鳳梨公司怎麼辦

鳳梨公司推出無線耳機時,可說是短時間的獨佔市場。完全沒有競爭對手。你那時間想買,還真只有他可以選。可以說是最完美的時刻。但商人的作用就是去解決需求未被滿足的狀況。隨著競爭對手逐漸切入這塊市場,慢慢瓜分了鳳梨公司的營業額,那葡萄公司怎麼辦?

劇情一:當如在發現排除環境雜音這個技術時,已經搶先把這個技術登記為專利。但為了不要獨佔,造成對手有動力去發明出其他排除環境雜音的技術。所以雖然登記成專利。但把這個技術做成晶片,分成高低階兩種版本。任何的對手只要願意購買,就可以購買到這晶片。所以後來不同顏色外殼的廠商,明星代言款的廠商,裡面用的關鍵零件,都是鳳梨公司的零件。

劇情二:隨著產品獲利,把賺到的這些錢,開始建立品牌知名度與好感度。讓消費者覺得,鳳梨公司就是生活品味的象徵。往後推出其他品類的時候,例如智慧手表、無人機、VR眼鏡時。消費者會基於信任感而更願意購買。

劇情三:隨著產品獲利,把賺到的錢全部分給了股東。然後每年就是推出無線耳機2代,無線耳機3代。每一代基本上沒什麼突破性變化,基本上就是更省電,更輕巧。但因為早年打下的基礎,所以還是有一定數量的客群購買。但是從報表可以看到,獲利正在逐年下降。

*如果你對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追蹤 謝章升FB

謝章升近期課程

類型講師課程主題
線上謝章升FB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FB廣告中階
線上謝章升FB廣告高階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進階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入門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進階

【謝章升專欄】第35話-產品價格與消費力分類

產品價格與消費力分類

在所有的價格分類裡,
我個人主觀認為「最低價」是難度看起來不高,
但是卻充滿危機的一塊競技場。

產品價格分類

產品價格分類

如果把產品從低價到高價排序,大概可以分成:

1.最低價
2.輕奢華
3.高價
4.未知高級

如果用便當來比喻的話。最低價大約是50元的便當(當然有些情境可能更低)。而輕奢華則大約是80-150元之間的便當。高價則是680元便當。那什麼是未知高級呢?就是其實還有人的需求,沒有廠商提供這個產品。否則他們是付得起,且也願意付的。

便當價格分類

最低價

最低價這個市場,關鍵字就是比價。你的排骨便當賣60,他的排骨便當賣50。他比你便宜。在這個競爭環境中,只講價錢,不講其他。為什麼我覺得這一塊難度看起來不高。因為你可以直接模仿競爭對手。哪個產品暢銷,就賣哪個產品。哪個服務有需求,你也提供這個服務。然後想辦法比對手「省」,把售價壓低。

這一塊危險的原因是,毛利過低。造成需要以量取勝。如果量做不出來,就很可能虧本。另一個狀況是,競爭對手要抄「比你便宜」這件事。找突破點不難。常見的就是資本足夠,直接大量採購壓低成本。

輕奢華

有著正常收入的狀況,你是不會想要每個東西都買最低價的商品。即使收入不多,但也會想偶爾買好一點的東西。吃好一點的料理。

實際上我覺得輕奢華的受眾是最廣的。因為他不是拚最低價。而是在合理的價格帶內,有個獨特的賣點。讓你覺得,生活還滿有品質的。

所以輕奢華的商品,高資產高收入的族群、一般上班族,都是願意消費的對象。

而這裡的關鍵字會在CP值,會在獨特賣點。當你有一個獨特賣點,那競爭對手要模仿,時間窗口也會比較大。讓你有制定方法反擊的時間。

高價

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做過。就是要買一樣東西,去momo購物搜尋。然後直接排序價格由高到低。直接參考這個品項最高價的前幾樣商品。這就是網友俗稱的攻頂。

通常最高價的產品,不一定是CP值最高的。因為有些功能,可能是偶爾才會用到。但某些族群在採購時的價值觀,就是我要直接攻頂。哪怕這個功能偶爾才會用到,但這個錢花得起。不想要省這個錢,到時候真的要用到時而沒得用。

我舉個例子來說,我採買筆電就是直接從最貴的開始挑。雖然平常大部分都是文書處理,偶爾剪輯影片。很少會遇到,同時需要開好幾個視窗,然後影片又再轉檔,其他程式也同時在運作。但我不想真的遇到的時候,電腦跑不動。這個錢是花得起的,所以就直接攻頂。

這種案例太多了,例如買iphone只是拿來玩FB跟Line。買進口車,但是只是當買菜車。

高價這一塊市場,毛利最高。通常你的獨特賣點,需要強大到不是自己講。而是客戶都承認。而且競爭對手都恨你。因為大部分的客戶,想到這個獨特賣點,都幾乎想到你,他們想摸仿,但想買高價商品的客戶就是不認他們。

未知高級

延續剛剛的舉例。那你有沒有遇過想買的東西,在購物網站搜尋後。攻頂的商品你還是不滿意?

這一塊就是未被開發的市場。其實你一定有遇過,你或你的朋友,有沒有人會這樣。去飲料店,菜單上的他都不想喝。索性跟店家商量,可不可以什麼搭什麼,然後拿150元跟你買好不好。

未知高級這一塊市場,需要有生活經驗。或是特別去觀察與訪談平常就會購買高價商品的族群,還有什麼地方覺得不順。沒有經由觀察與訪談,其實很難想像。因為貧窮真的限制了我們的想像。

消費力分類

剛剛聊完產品的價格分類。接著我們來聊聊如果把客戶的消費力分類。我們如果用收入、資產與可支配所得兩個條件來分類(如附圖)。大概可以分出以下這些族群。

消費力分類01

打工族

打工族或派遣工作的收入與可支配所得通常是不高的。而且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。幾年前大前研一就提出M型社會這樣的說法。而這一兩年的疫情,影響到的也是這個族群。通常你的目標族群如果是這個族群。商品大部分需要走低價的路線。

消費力分類02

上班族

根據台灣這幾年的薪水分布資料,其實是M型化的。大部分的上班族領的薪水,也就是薪水眾數,大約是年薪34萬(計入加班費、獎金)。換算成每月大約是2萬8千元的狀況。而中位數(也就是贏過一半的人)的薪水,則大約是49.8萬,換算每月大約4萬1千元。而台灣的高薪工作者大約是年薪117.9萬,也就是90分位數(贏過90%的上班族),換算每月大約9萬8千元。

如果你是定位在輕奢華產品,這些族群包含等等聊到的高資產,都是可能消費的族群。

高資產族群

根據2020年,中國信託的調查資料顯示。推估台灣有3000萬資產(可用來投資的資產,例如個人金融資產與投資性的不動產)的族群約41.17萬人。而有1.5億資產的則約10544人。

其實這個資料每隔1-2年都有銀行或投資顧問公司出調查報告。拉過去的資料對比來看。這個人數是在增加的。而低薪的族群也是增加的。在M型化的狀況下。中價位的產品是賣不動的。必須要是中價位而且有獨特賣點的輕奢華商品才能夠存活。

你的排骨飯很好吃,一客賣150元,甚至還上米其林必比登推薦。高資產的族群會買,因為排骨飯到這個價位已經很有水準了。上班族會買,因為偶爾也想要讓自已過得好一點。

*如果你對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追蹤 謝章升FB

謝章升近期課程

類型講師課程主題
線上謝章升FB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FB廣告中階
線上謝章升FB廣告高階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進階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入門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進階

【謝章升專欄】第34話-問對問題找答案

問對問題找答案

如果我們今天目的是去北海道自助旅行,
但你的隊友一直Google澳洲的機票資訊,
那我們要何年何月才能飛到北海道?

軟體與商業邏輯的世界

教網路廣告的工具,通常會遇到軟體操作跟商業邏輯兩大類的問題。軟體操作比較是確定的世界,例如你在Excel想要加總數字算平均,那同一版的軟體,操作過程一定是一樣的。

除了少數軟體的錯誤,導致需要重新開機,或是等它修復外。軟體操作的世界,是有標準答案的。核心思考會變成,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做?例如,為什麼需要用Photoshop?如果只是為了去背,那會不會有別的工具更好操作?

而商業邏輯的世界就不同,太多變數導致下一分鐘的世界可能不同。舉個例子來說,你看到個小孩,手要去碰滾燙的熱水瓶。你制止了他。應該沒有人會驚呼說:「你怎麼那麼厲害,可以預防這個災難。」因為這個情境是單純的,變數很少,正常人看到,都能預測會有危險。

而商業邏輯的世界,可能分析也做了,該做的準備都做了,市場還是不買單。

軟體世界的問題

通常我被問到軟體操作的問題。我經常會問:「你想達成什麼目的?」因為很可能你目前問的操作功能,跟你的目的完全無關。那我們一直浪費時間去討論怎麼操作,甚至我還截圖給你,弄到最後你學會操作。但還是沒有達成你的目的。

所以很重要的問題是:「你想達成什麼目的?」
例如有些人想把廣告投放給競爭對手的客戶看。
有些人不想讓競爭對手的主管看到廣告。
有些人想要每個人記得他們公司的名字。
不同的目的,會導致選擇的做法不一樣。
甚至有可能,這個軟體根本無法做到。
或是現在的技術根本無法做到。
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節省許多時間。

報表或是軟體異常的問題

有圖有真相。

以前軟體還不是走雲端下載的年代。常常是需要把軟體的安裝光碟寄給客戶,但即使是最簡單,只要按下一步3次的軟體。還是會有客戶卡關,然後來來回回電話溝通後,只好跑一趟現場。結果到了現場後1分鐘結案。

「電腦的網路線沒有插。」

現在這種情況當然少了。但多了的是,沒看到報表。但卻問為什麼某個數字異常。或是軟體介面掛了,但沒提供畫面。所以如果你要跟別人討論問題,一定要截圖給他報表資訊,或是軟體的異常畫面。這樣對方就能第一時間,知道你的可能狀況。

商業邏輯的問題

通常商業邏輯的問題,很難有標準答案。所以通常會面對的情境是,A說得有道理,B說的也有道理,C聽起來邏輯性差一點。但最後採用C的決策,因為他官位比較大。

現在好一點了,大部分的人會有抓資料來佐證的概念。差別只是有沒有做?跟資料充不充足。但還是會發生,A的資料很有說服力,B的資料提出另外一種做法也有說服力,C完全沒有資料,單純只是用直覺猜測。但最後可能還是用C的決策,因為他官位比較大。

如果你面對的是上面的情境,那請你樂觀去過生活。不用再找資料分析了。因為隨便分析,還是最後會是C說了算。你只要附和著他的說法,就會解決問題。

但你會問說,那這樣公司會賺錢嗎?會活得下去嗎?還真的有,因為你不能否認,C還真的有猜對的可能性。所以運氣(老闆命盤強),也是一種競爭優勢。

但如果你用10年的時間軸,甚至是20年的時間軸來看。甚至更科學的去翻存活20年以上的企業。從頭到尾重大決策都用猜的,而且都猜對的,還真的非常稀少。

有邏輯到底有沒有用?

我們可能說一個人說話沒邏輯。一個人說話很有邏輯。那面對商業環境,有邏輯到底有沒有用?長期來說,是有用的。因為有邏輯,就是有說服能力。可以有邏輯的說服理性思考的人。甚至可以有邏輯的,用戲劇性的手法,去說服不理性思考的人。

而商業環境,長期來說,就是看誰說服成功的顧客多。而短期只是一戰生死,就真的要去拜拜,比運氣了。

問對問題找答案

這不是什麼大學問。國中英文作文都學過了。只是你忘記了。主要就是用到Why跟How兩個構面而已。

Why為什麼要做這件事?
How怎麼做?

甚至有時候Why三連發,就能夠釐清本質了。
為什麼要用Photoshop?因為要修圖。
為什麼要修圖?因為想要變成網美。
為什麼想要變成網美?因為想要幫忙家裡的生意攬客。
家裡做什麼生意?賣餐廳的冷凍設備。
買冷凍設備的人跟追蹤你的人有沒有相關?好像沒相關。
那如果是要幫忙家裡的生意,還需不需要變網美?好像不用。
那這樣還需不需要用到Photoshop?那也好像不用了。

不願面對的真相

問對問題找答案是一個關卡。過了這個關卡,最怕的是,其實你都知道。只是不想面對這個真相。

你有沒有遇過勸朋友說,這個男生是個渣男,你要小心點。然後她跟你說,會嗎?他人很好啊。你還很熱心的,去把證據找出來。結果這個朋友看完之後,不是感謝你。而是跟你翻臉說,你為什麼要讓我知道這些,我就是不想離開他啊。你應該是造假抹黑他的吧。

生意不好。問題是出在,不知道怎麼把客人吸引進來逛?還是他們都會進來逛,但是就是不成交?還是他們會成交?但是就是買不多。還是每一個環節都很糟,其實這個產業已經是夕陽產業。最佳的決策就是改快收掉,然後把剩下資源拿去做別的事情。

*如果你對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追蹤 謝章升FB

謝章升近期課程

類型講師課程主題
線上謝章升FB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FB廣告中階
線上謝章升FB廣告高階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進階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入門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進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