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張偉豪專欄】直接測量的尺度是否可以直接放入結構方程式(SEM)的分析中?

張老師您好:
如果模式中Dependent Var.要測量構面為企業績效,企業績效包含銷售成長率、銷售利潤、ROI、ROA等比率或等距尺度(問卷方式是直接填答數據,非用Likert scale方式),獲得以上測度是否可直接測量,抑或要個別轉換成名目尺度?

張偉豪老師解答

當然可以直接測量,因為SEM是屬於SCALE FREE的估計方法。不過為了讓模型容易收斂,應執行變數轉換。換言之,應將變數的單位改變,讓數值比較接近,
讓變數之間的變異數不要相差太多。例如成長率為百分比,可將之乘以100,變成兩位數。利潤可以百萬或十萬或千萬為計數單位,也讓它可以在兩位數內。
所以您該擔心的不是單位的問題,而是該幾個變數是否有一致性的問題。

【張偉豪專欄】在結構方程式(SEM)當中p值(顯著性)的角色重要嗎?

張老師您好:
想請教您幾個問題:
1.若是模型中的卡方P值小於0.05(p=0.000),但其他配適度的值皆符合規定, 這樣這個model是否可以接受? 如何解釋P值小於0.05? 因為我看您的講義上寫是要大於0.05才可以接受此模型!!
2. P值在SEM中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嗎?若是在研究結果不解釋它或是不提到它,這樣是OK的嗎?

張偉豪老師解答

SEM的分析是屬於大樣本的分析法,因此很可能造成卡方值膨脹,而導致拒絕H0的結果。一般大概只要超過200個樣本,P值就很難不顯著了。因為卡方值是樣本數的函數。
P值不顯著表示接受H0假設,表示模型與樣本配適度佳。P值不顯著是個理想狀況,但實際上並不實用。因此會以其他的配適度指標,如GFI, AGFI, CFI, IFI,RMSEA,SRMR,卡方/自由度等協助判斷模型是否配適,所以只要各種配適度不差,即可證明您的模型是OK的。

【張偉豪專欄】結構方程式(SEM)中,為何會有因素負荷量很低,但模型配適度可接受的情形?

張老師您好
我有關CFA統計問題請教您:我有一份問卷資料用CFA分析時,.有一半的題目的factor loading低於0.5,但是模型配適度相關指標χ2/ df 、GFI 、NFI、RMSEA卻在可接受的範圍,怎麼會有這樣情形?您有何建議?

張偉豪老師解答:

題目的factor loading不高,但是模型配適度在可接受的範圍,這是很正常的現象。
一般而言,模型配適度好通常會發生在兩種情形:
1.模型與樣本資料非常適配
2.當模型中大部份的變數之間皮爾森相關都不高時,如小於0.3以下
看起來您的情形屬於第二種情形。

因為SEM是用共變異數(相關)矩陣作為計算的資料,而假設模型一定有某些變數之間的關係是設為0的(不拉相關的線,程式會自動設為0)。如果變數之間的相關本來就不高,那模型又假設不相關,那差異就不會很大,因此卡方差異值就不會過度膨脹,模型配適度就會好。所以當loadings低時,反而可能得到不錯的模型配適度。

你可以試著跑一下相關分析,看看相關是否都不太高就可以了解。
一般而言,構面的題目相關應該要比較高(符合收斂效度),不同構面之間的題目相關較低(符合區別效度)。因素負荷量低,表示構面信度不足,亦即cronbach’s alpha不好。通常如果不是題目設計不良,就是樣本的調查有問題。但這兩個問題都無法藉由統計方法來修正。
不知道您的樣本有多大?如果樣本夠大也許可以藉由刪除某些不適當的樣本,來增加一些信度。

【張偉豪專欄】結構方程式(SEM)的研究,不同群體是否須執行交叉分析?

張偉豪老師好:

如果樣本來自於三種不同的人士所填寫,是不是要做交叉效度?

張偉豪老師解答

如果樣本來自於三種不同的人士所填寫,您要做的不是交叉效度,而是群組比較,交叉效度應用於樣本的隨機分群比較多。除非您是先用某一群樣本建模,想要了解另兩群是否同樣適用於此一模型,此時才是要做交叉效度。

【張偉豪專欄】結構方程式(SEM)中標準化係數大於1的原因

老師您好:

我想請問如果標準化係數大於1該怎麼處理呢?

還有標準化係數是負的是代表變項之間呈現負向的關係嗎?

張偉豪老師解答

標準化係數大於1表示您至少有兩個或兩個自變數以上,他們的自變數相關過高(共線性) ,

一般0.75就算很高了。處理的方法有兩種:
1. 將相關過高的兩個自變數設成等同。
2. 找一個更高階的共同因素,亦即形成二階模型也可以。

標準化係數為負是代表自變數與應變數之間呈現負向的關係,如滿意度愈高,抱怨愈少。然而前提是,這個負向關係不是共線性所造成的假性相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