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謝章升專欄】第26話-試錯空間

試錯空間

來說說我學習軟體的心得。我是1982年出生,國小的時候開始有電腦可以接觸。那時候的電腦就是286,聽得懂的你應該都過適婚年齡了。

第一次國小五年級在外面補習班上電腦課,上課上了20分鐘,電腦就當機了。那時候的老師也很緊張,重新開機後,還好正常了。但是我心裡面卻留下個陰影,覺得不小心會把那時候很貴的電腦弄壞。那時候一組286電腦大約要四萬多吧。也就上了幾堂電腦課就沒再學了。

後來我忘了什麼原因,國小六年級又去上了一個電腦補習班。第一天上課又當機了(我應該去買乖乖的)。但那時候的老師,卻是老神在在的說。當機是正常的,你就盡管試。反正除非你是把電腦砸了,否則電腦怎麼敲鍵盤,都是不會壞的。我就想,你都這麼說了,那我就盡量試到它當機了。

試錯空間

嘗試錯誤其實在很多時候,是不得不這樣做。換句話來表達,其實嘗試錯誤就是練習。每個行業,每種職位,我沒看過不用練習的。你有可能第一次就上手,但絕對不可能第一次就老手。不然你問問自己,從ikea買家具回來。是否完全不用看說明書。然後五分種就組好,而且組裝細緻無瑕疵。

嘗試錯誤,嚴格來說會產生三樣成本:

1.信心
2.時間
3.金錢

有些人第一次工作,或第一次創業,或第一次追女朋友。失敗了,就削落了上面的三樣成本。但其實嘗試錯誤前,也需要做個簡單的規劃。

舉例來說,你今天學游泳,那會不會規畫至少每個星期要去上幾節課。整個系列課程上完後,每隔多久要去練習一次。這些就會消耗掉你的時間與金錢。

學習統計軟體的過程

所有人需要統計軟體,絕對不是對統計軟體有興趣。因為它又不是電玩。根本的原因是需要分析報表。有些人需要這些報表去完成碩士論文。有些則是需要這些報表去找出商業上的改善建議。

而如果從系統觀點來說,也就是Input(輸入)-Process(過程)-Output(輸出)。在Input方面,初學者最卡關的就是不知道輸入什麼資料?跟看到資料不知道能不能用?

而Process階段,如果是拖拉點選的軟體,則是不知道怎麼操作。如果是寫程式的軟體,例如R語言或是Python,則是不知道怎麼寫?而Output階段,則是不知道怎麼解讀報表。

這一切其實都有標準流程(SOP)。統計這個領域是不會有藝術成分的。但行銷就會有了。這邊的藝術成分不是高跟低的比較。而是統計這個領域的結論是明確的。你用Excel跟用Python跑平均數,跑出來的答案會是一樣的(只是有些人覺得用Python跑平均好像比較帥)。但你一樣東西給兩個經銷商賣,即使他們業績一樣,但給客戶的感受也不會完全一樣。

如果以學習統計軟體需要什麼試錯空間?我的建議是,先搞懂你想要看的分析結果是想結果什麼問題(Output)。然後針對這個問題去學習,搞懂自己需要蒐集什麼資料(Input),最後才是學習中間的軟體操作(Process)。

先把這個大局觀建立,至少你的試錯時間跟信心的消磨,就會減到最低了。那怎麼去建立這個大局觀?你可以找書來看,但不要只找一本書。這樣可以相互驗證。你也可以上網找資料,但不要只看一篇文章的觀點或教學。你也可以去上課。但記得不要只聽一個老師的觀點。要選哪一種好,你就衡量自己的預算可以買多少書,上多少課。但記得馬上開始練習。

學習廣告平台的過程

從2021年來看,目前全世界的網路廣告,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類型。一種是關鍵字搜尋。一種是展示型廣告。

關鍵字廣告主要還是以Google為主力。而展示型廣告則是利用客戶的資料,去進行投放。常見的有FB、Google多媒體、Line、Twitter、LinkedIn、Dcard。這些平台幾乎都長得很像,如果你有學過FB或是Google多媒體廣告的後台,那其他後台應該都可以靠試錯而快速進入狀況。

而你這些平台掌握了。往後可以精進的地方在兩個方面。第一點:形成如何搭配應用的大局觀。這一點我自己的練習方向,是大量閱讀+保持使用這些工具。

第二點:新的改版會有什麼影響。這個部分你可以做的,我會建議你用英文關鍵字,查找相關文件與部落客文章。畢竟平台的改版,例如FB增加什麼新措施了,是全世界都影響。而用英文關鍵字找,往往可以看到世界上某個高手的觀點,或是解決方案。

學習銷售的過程

剛剛上面有提過,你需要的不是統計軟體,你需要的是它帶給你的分析報表。同樣的,你需要的不是廣告平台。而是你有訊息想要傳達給客戶。只是以前都是依靠傳統媒體。現在則是網路媒體多。

而銷售呢?你的目的是什麼?多賺錢?那請先定義要賺多少錢?那是來學習的(新鮮人都會這麼說),那定義一下自己想學到什麼?或是純粹體驗。

我剛開始工作的幾年都是擔任業務工作。(現在也是,只是變成會投放廣告的業務。)

通常你是新鮮人的話,擔任業務工作大部分會遇到三種情境。情境一:業績推展很順,該領的獎金都領到。那恭喜你,這邊要給的建議就只有,你要沙盤推演一樣,如果有一天大環境不順,那要拉哪一塊業績來補。

情境二:業績推展還好,但目標設定很高,獎金看得到吃不到。這時候就要開始留意,有沒有別的商機可以推展。可以跟公司建議。畢竟有時候風在浪頭上,豬也都能飛。或是就直接飛去別的產業。

情境三:業績推展不錯,但公司的業績獎金是老闆年底看心情發。那我會建議你有在做事就好了。把時間跟精力拿去學東西。這邊只是你臨時來打工的。

看到這邊你會說,不是學習銷售的過程嗎?怎麼先來聊業績獎金跟收入。因為這是Output,你沒有把這核心問題弄清楚。其他都是白費。舉例來說,你覺得你如果是情境三,然後你幫公司投放FB廣告。業績成長了,那你獎金會有幫助嗎?還是個未知數。

如果你是想創業做生意。我會建議你要去評估「行銷成本」。這是你最重要的試錯空間。因為很多人都高估了研發成本或自己的技術,而低估了說服他人心理所需要付出的成本。

為什麼最小成本試錯這個概念很重要?因為你對自己泡的咖啡很有信心,你就先去擺個小餐車,生意一定會做起來。往後的劇本就會推演到店面,甚至是大店面。如果你失敗了,那一台餐車也沒多少錢(跟開店面比)。台灣常常上演的劇本就是業績第一的業務,跑出去自己開公司,開的還有聲有色。為什麼?因為他已經在公司完成「最小成本試錯」了。

如果你今天單純是被老闆壓榨。或是想證明自己。或是覺得創業很炫。或是覺得這樣賺錢比較好賺。那通常第一次創業就悲劇。因為你的試錯空間,只允許你失敗一次。但有錢人家卻可以容忍十次。

*如果你對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追蹤 謝章升FB

謝章升近期課程

類型講師課程主題
線上謝章升FB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FB廣告中階
線上謝章升FB廣告高階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進階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入門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進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