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謝章升專欄】業績不會成長只會重新分配

台灣的內需市場,總體來說市場規模是在下降的。你可以想像就像沙漠中的綠洲,範圍沒有以前來得大。如果你是只看範圍的人,就會覺得悲觀。這世界是怎樣?跟你的視角有關,還是會有出路的。這之中當然還是有些植物會長得很好。或是可以把這株植物移到另外一塊適合的土地。

為什麼總體來說市場規模是下降的呢?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公式來拆解:
台灣民間的消費額=每人消費額*總人口數

每人消費額來說,亞洲人的文化跟歐美人士真的不一樣,「賺多少花多少」甚至「賺少少先借錢花」歐美市場真的把這個價值觀詮釋到極致。我不覺得這樣不好,畢竟每個人有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。有人花錢,某些人的產品或服務才會獲得交換。而且大部分歐美國家都是比較早進入已開發國家的狀態,收入好了,當然消費也就多了。

回到台灣內需的狀況,你會發現要讓一個人從愛存錢變成愛花錢,短時間是不可能的任務。所以註定了每人消費額不太可能大幅成長。畢竟你的收入沒增加,又愛存錢。不過這個現象隨著世代更迭,應該會逐漸變化。就像長輩口中的,年輕人沒賺幾個錢怎麼那麼愛花錢。因為把自己的資產,花到盡興再登出人生的遊戲,也是一種華麗謝幕啊!

日本著名趨勢專家大前研一,針對這一點是不斷建議日本政府應該把「老年人」的福利措施做好,為什麼是老年人而不是年輕人,因為根據資料他發現日本老年人的資產很多,卻不太花錢。日本我是不知道,但台灣來講,你把老年人的福利措施做好,他們也不可能就切換成「歐美消費」模式。一樣是三餐簡單吃,然後平常跑去跟朋友泡茶聊天,或是參加非營利組織的活動(以台灣來講就是廟宇的活動),晚上就看看電視新聞,罵罵民進黨、國民黨,一個月下來也花不到什麼錢。而台灣總人口數這件事,根本不可能回到過去任一時期的生育數。有沒有國家是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,但人口數還是沒減少,有的,美國就是一個,但是他靠的不是生育數,而是移民數。換個角度說,如果台灣移民進來一堆人應該會崩潰。我們已經夠擠了,我們的人口數已經跟澳洲差不多,但澳洲的土地是台灣的n倍。鄰近澳洲的紐西蘭的人口數也才四百多萬。

所以直看橫看,短期內台灣民間的總消費額絕對不可能再往上成長。但問題來了,「消費額也不可能歸零啊!」每人消費額跟總人口數總會來到一個穩定的區間。上一代的長輩,產業結構改變,賺到的錢比以前多,生活水準也獲得提升。所以當時每人消費額跟總人口數都是在成長的狀態。這種狀態下根本就是「人人有獎」,最差的都分得到一個佳作。除非產品真的爛到一個程度,否則都分得到一杯羹。

現在則不一樣了。現在變成「你們家營業額成長,就是別人家的營業額衰退」。學句政論節目常講的,「你們家的喜事,就是別人家的喪事。」我們來到了一個需要有獨特賣點,才能卡住生存的局面。大家一起把餅做大,不可能發生在每個產業,某種程度也是一句幹話。

在我的觀念中,才會覺得不用關注所有的客群。一間公司也沒有能力關注那麼多客群。把你最有把握照顧好的那一群人照顧好,幫他們解決問題,拿到該拿的報酬,維持住自己的獨特賣點。公司不見得要大,最好最後變成自己一人公司,這樣就不用被傳統價值逼著一定要營業額成長,而導致短期內作出很多奇怪的事情。

我們可以來思考這些問題:
「多少營業額,我們公司才能存活?」
只是小幅成長,算不算得上是本事?數字都是相對的。考卷容易,大家都考八九十分是稀鬆平常。考卷困難了,及格搞不好就是全班最高分了。今年遇到百年一遇的肺炎,你們家不裁員都已經可以被報導是良心企業了。
怎麼讓人們變得愛花錢?
怎麼讓人們生多一點孩子?
怎麼讓人們在所有產品中選擇你?
忽然間你不覺得,第三個問題比較好解決嗎?

另外一個思考點是,你在台灣販賣的商品或服務,是否有可能也服務其他國家?但考慮這一步之前,先打贏台灣內需的例行賽吧!

謝章升近期課程

類型講師課程主題
線上謝章升FB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FB廣告中階
線上謝章升FB廣告高階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進階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入門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進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