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謝章升專欄】FB廣告常見的地點問題

同學問到,
我的廣告設定給台北人看到,
為什麼會有台中人看到?

FB廣告地點問題

 

我們直接舉例:
如果以台北市為設定地點,
居住在此地點的人:就是個人資料的住家是在這個範圍內的,
最近在此地點的人:則是目前的手機GPS定位是在這個範圍內的,
例如我本身住台中,但是常在台北講課與跟廠商開會,我就會屬於這個名單。
在此地點旅行的人:住家跟目前的GPS地點差距200公里以上的就會被歸類在這個名單。

系統預設是:位在此地點的所有人(包含居住在此地點、最近在此地點、在此地點旅行),所以你如果設定廣告給台北人看到,當然會有台中人看到(甚至是其他縣市都會啊)。

相關文章:為什麼FB廣告有外國人點讚?

*如果你對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追蹤 謝章升FB
*謝章升近期課程

類型講師課程主題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中階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高階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進階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入門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進階

 

【謝章升專欄】FB廣告會不會取代Google廣告?

FB廣告會不會取代Google廣告?
這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。
我可以給肯定的答案,目前兩者的角色是互補,但是怎麼互補呢?

Google廣告其實常遇到的有2種(完整功能不只2種):

1.搜尋廣告(詳細定義叫做Google搜尋聯播網)
舉例來說:你Google「 空拍機 」 , 除了搜尋結果外,上面先出現的廣告

2.橫幅廣告(詳細定義叫做Google多媒體聯播網)
舉例來說:你在看蘋果日報的時候,旁邊出現的橫幅廣告(跟Google合作的)

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是被動的多,主動的少!

舉個例子來說:我本身住台中,如果我去台北出差的時候,
用手機查了一下”台北麻辣鍋推薦“,因此除了自然的搜尋結果外,
上面還會有關鍵字廣告。
我這樣的舉動,屬於主動消費者。

大部分的人,你問他晚上吃什麼好?
最怕得到的答案是:隨便!
所以有可能路邊看到哪一間就吃哪一間。
或是滑手機看到附近有一間不錯的火鍋店,所以走過去看看。
這樣的情境,就是被動的消費者,需要一個刺激,才會去參考到你的商品或服務

通常主動的人跟被動的人沒有正式的調查,
你大概可以抓主動的3成,被動的7成(當然這個比率是隨環境變)。

所以關鍵字廣告的優點是,點進來的人,通常成交率高,
但是會搜尋的人並不是佔消費者多數,我們還是需要適時的刺激 一下被動的消費者。

所以正確看待的話,
應該是Google關鍵字廣告(主動)+FB廣告(被動刺激) ,
(當然不只以上兩種方法 ,每個產業都會因情況做其他調整)
做預算的比例配置與素材規劃。

如果仔細觀察,
你會發現這幾年FB廣告影響的不是Google關鍵字廣告的市場,
而是Google多媒體廣告的市場。

*如果你對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追蹤 謝章升FB

*謝章升近期課程

類型講師課程主題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中階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高階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進階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入門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進階

【謝章升專欄】謝章升網路廣告課程推薦

目前授課的FB廣告課程定位
FB與IG廣告入門班:基本名詞認知,如何投常見的流量廣告
FB與IG廣告中階班:報表解讀與FB像素應用,再行銷廣告
FB與IG廣告高階班:AB測試,DPA (FB產品目錄廣告/FB動態廣告)

大致上重要的功能都講完了,
剩下就是不斷做素材做AB測試與選品來符合市場的變化。

FB與IG廣告入門班
課程大綱:
1.FB廣告特性
2.實作流量廣告
3.FB廣告架構
4.預算與排程
5.廣告受眾
6.FB廣告費怎麼算的
7.CPM市場決定的
8.版位應用
9.FB廣告演算法
10.廣告層級
11.行銷活動11種目標

FB與IG廣告中階班
課程大綱:
1.FB報表解讀
2.企業管理平台
3.FB像素
4.FB再行銷廣告
5.自訂受眾
6.類似受眾
7.轉換次數廣告
8.行銷漏斗

FB與IG廣告高階班
課程大綱:

1.DPA產品目錄廣告
2.AB測試是什麼?
3.FB廣告的AB測試
4.AB測試報表解讀
5.從NBA來看報表解讀
6.該學習的其他功能
7.FB歸因期間
8.行銷活動預算最佳化
9.自動化規則
10.FB協作廣告
11.案例拆解

Google廣告入門
課程大綱:
1.Google廣告類型
2.競爭品牌關鍵字
3.需要買自己家品牌名嗎?
4.關鍵字廣告如何搶第一 ?
5.選字原則
6.Google關鍵字廣告實作
7.Google多媒體廣告實作

Google廣告進階
課程大綱:
1.搜尋廣告9個細部功能
1-1.轉換與轉換率
1-2.串接Google Analytics
1-3.指定目標對象
1-4.出價演算法
1-5.最佳化分數
1-6.關鍵詞插入
1-7.排除關鍵字清單
1-8.回應式搜尋廣告
1-9.動態搜尋廣告

2.搜尋廣告報表分析
2-1.學習與預算建議
3-2.關鍵字排名
3-3.關鍵字品質分數
3-4.搜尋字詞
3-5.怎麼比較進步或退步

3.多媒體廣告細部功能與分析
3-1.標準多媒體廣告活動
3-2.智慧多媒體廣告
3-3.Gmail廣告活動

4.Google再行銷廣告
4-1.Google再行銷追蹤碼
4-2.Gmail再行銷範例
4-3.其他鎖定目標對象的方法
4-4.使用GA鎖定的名單

5.重點提醒
5-1.排除內部員工
5-2.開發新客廣告排除舊客
5-3.歸因模式
5-4.轉換設定
5-5.帳戶存取權

Google Analytics 4網站流量分析入門
課程大綱:
1.針對顧客訂定你的大目標
2.ROAS與ROI
3.最重要的3大指標
4.電子商務追蹤與目標轉換
5.GA4的常用設定與帳戶架構
6.GA4辨識網友的方法-UTM
7.老闆想知道的5大問題

Google Analytics 4網站流量分析進階
課程大綱:
1.轉換目標
2.什麼是GTM
3.該開通的7種進階設定
4.提升GA4資料品質的3種方法
5.維度與指標
6.GA4探索功能
7.為什麼要自訂指標?
8.GA4製作再行銷名單
9.模式比較與轉換路徑
10.GA4可能出現的新功能
11.實戰演練-GA4優化特定銷售頁

*如果你對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追蹤 謝章升FB

*謝章升近期課程

類型講師課程主題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中階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高階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進階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入門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進階

【謝章升專欄】2018不該經營FB粉絲團的理由

有種虛擬社群叫做FB粉絲團,在台灣2010-2014年左右是一塊陌生大陸,先登陸上的一批人,通常發現這樣的方向行得通:「確立好粉絲團品牌定位-募集粉絲-固定發對用戶有價值的文章並搭配適當比例的導購文」

但自從FB越來越希望你投廣告後,除非你的用戶把你設定成搶先看,否則看到文章的粉絲比例越來越低,因此想讓粉絲看到文章還需要花廣告費。

上面的模式已經慢慢失效,更不用說:
1.有些人的粉絲團=公司名稱
2.募集的粉絲都是員工加上員工的家屬
3.怎麼寫文章?要發什麼文章?

於是,本意就是要賣東西的廠商,繞了一圈還是沒賣出去,而有能力產出文章的粉絲團,則不斷產出內容,但卻完全想不到變現模式,寫個開箱文還要被罵銅臭。

以下是我的建議,可能還有盲點,但至少能避免你亂花錢。如果你是賣貨的廠商,成立粉絲團是必要的,因為FB投遞廣告需要有一個粉絲團當代表號。

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從無到有去募集人氣,那就:
1.好好的把FB廣告投好(如果你的產品毛利有五成,一定可以打這場仗)
2.直接花錢請代理商、網紅、部落客幫你導購,該給的抽傭或代言費就給

如果你本身有產出內容的能力,那需要先想好後來的變現模式,你可以耐心的把名氣養好再開始賣東西,但耐心是形容詞,如果用理科腦來思考,就是你的資金與青春到底要設定多久把一個部落格、youtube頻道、粉絲團培養起來。

*如果你對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追蹤 謝章升FB
*謝章升近期課程

類型講師課程主題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中階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高階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進階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入門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進階

 

【謝章升專欄】FB聊天機器人的快問快答

以下的回覆是我個人觀點,如有錯誤再請提出討論,謝謝

一.什麼是聊天機器人?

舉個例子,當我們打給銀行的客服電話時,他會先請我們輸入身分證號碼(身分識別),然後詢問我們需要的服務,例如信用卡請按1,貸款請按2等選項,按了選項後,我們會得到相對應的答案。

而網路上的聊天機器人,也是這種應用,只是互動從語音變成了文字對話。

二.聊天機器人有幾種?

不管是網路還是語音,聊天機器人我們可以大致分為:
1.應答機器人
2.深度學習機器人

一般我們需要回覆選擇題中的答案,才會得到答案的,就是常見的應答機器人。例如提供給你的選項只有1-7。結果你的答案寫成;「你猜看看我需要什麼」。機器人就回答不出來。

而深度學習機器人,就像iPhone的siri以及電影鋼鐵人中的AI管家賈維斯。而大陸的經典案例就是微軟的小冰。像不像真人見人見智,但基本上比應答機器人靈活許多。基本上需要一個完整的對話資料庫,再用人工智慧的方法去分析。像微軟的小冰宣稱參考的資料庫是微博,基本上資料量算得上充足。
(意思是有一天FB也能這樣拿我們的貼文跟對話紀錄去玩)

三.FB的聊天機器人能增加觸擊率?

這個說法是對也是不對。基本上你會發現這類的貼文,都是提供一個誘因,請網友在留言處+1,或是打入規定的「通關密語」,這時候就會自動開啟聊天機器人用私訊跟網友互動。

而FB的定義中,讚、留言、分享,本來就會增加積分,而讓這篇文章的自然觸擊變高(白話說就是不用花廣告費,就能出現在別人的動態消息中)。

雖然FB在2017年中的新聞稿公布要處罰這種方式,以美國先實行,其他地區未定(重點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輪到台灣),所以這些梗(留言+1、tag你的好友、分享本篇文章有抽獎機會)目前還滿有用。

所以正確的說法是這些梗讓你的文章自然觸擊變高,而聊天機器人只是幫你更方便回覆這些有留言的網友,並處理掉一些例行公事,例如下載優惠券、下載專屬的電子書。

四.企業有沒有必要去開發自己的深度學習聊天機器人?

台灣有97%都是中小企業,優點是靈活,缺點是經費有限。開發自己的深度學習機器人,目前看來不是優先的考量。可以考慮導入應答式機器人,將一些客戶的例行問題解決,遇到應答機器人無法處理時,真人客服介入處理。

*如果你對相關文章有興趣,歡迎追蹤 謝章升FB
*謝章升近期課程

類型講師課程主題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中階
線上謝章升FB與IG廣告高階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入門
線上謝章升Google廣告進階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入門
線上謝章升GA4流量分析進階